苏州全力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2027年产业规模或突破3000亿!
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蕞近,苏州市于9月15日召开了“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大会,正式启动了《苏州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该方案的推出标志着苏州市在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中的积极响应,旨在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AI产业生态。
根据《行动方案》,苏州市计划到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要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这一激进目标与一系列配套政策、发展平台和项目支持相结合,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推动AI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方面的决心。政府将重点围绕制造、金融、科研、交通等15个重要行业,推动AI技术的深入应用,助力各行业智能化转型。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技术创新等多重措施将一同施行,以激发各个行业的发展潜力。
苏州市在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方面颇具成效。目前,全市已聚集了超过20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其中包括378家规模以上企业,产业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这些企业分布在工业软件、语音识别和机器视觉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全国领先的产业集群优势。苏州市正在积极建设智能计算中心、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基础设施,为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强力支撑。
制造业作为苏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将在此次“人工智能+制造业”战略中获得重点发展。会议中发布的《苏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制造业”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了针对产业痛点的十项任务。亨通集团作为全球500强企业,已经通过引入AI技术,显著提升了光棒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预测能力,减少了报废损失。这些成功案例反映了AI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巨大潜力。
不止于制造业,金融、科研和交通等多个领域也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应用。其中,在金融科技领域,苏州市通过构建“AI+金融”创新产品矩阵,推动AI在风险评估、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运用。这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将推动金融机构的效率提升与服务创新。
建立良好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与人才培养机制是苏州市支持AI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举措。苏州市通过成立中国(苏州)“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联盟及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促进政府、企业及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这样一来,能够为AI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苏州市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起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为产业发展输送高端人才。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苏州市不仅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更为AI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
总体来看,苏州市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设中展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高标准的政策引导、广泛的行业应用以及深厚的人才储备,共同构建了一个健康、可持续的AI产业生态。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未来苏州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前景可期,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也将带来全新的经济增长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